姓名 |
孫志剛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9.11 |
民族 |
漢 |
|
最後學曆/學位 |
博士 |
郵箱 |
2021048@tyust.edu.cn |
最後學曆 畢業院校 |
中科院物理所 |
專業 |
磁學 |
個人簡介 |
孫志剛,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稀土磁制冷材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電子學會應用磁學分會委員會委員和物理學會磁學分會委員會委員。獲得的科技資助和榮譽有:德國宏堡獎學金(2000)、日本JSPS 獎學金(2004)、日本丸文财團交流助成賞(2004)、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2005,武漢理工大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2006)、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2006)、日本闆硝子研究助成基金(2007)、韓國“BK21 計劃”特聘教授(2006年11 月至2007 年3 月)。參與和主持與自旋熱電效應、磁阻效應相關的科研項目多項,包括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楚天學者項目1項,作為研究骨幹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等。在Nature、Adv. Mater.、Appl. Phys. Lett.和J.Appl. Phys. 等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國際專利1項。 |
主要研究方向 |
熱電磁多功能新材料 |
入校時間 |
2021年8月 |
專業技術職稱 |
教授 |
職稱定職時間 |
2005.5 |
主要學習和工作 經曆 |
起始時間 |
截止時間 |
工作(學習)單位 |
職務 |
1987/09 |
1991/07 |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物理系 |
學士 |
1994/09 |
1997/06 |
武漢大學,物理系 |
碩士 |
1997/07 |
2000/06 |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博士 |
2000/09 |
2002/09 |
德國萊布尼茲固體材料研究所 |
洪堡(AvH)學者 |
2002/10 |
2005/03 |
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納米技術研究部 |
科學振興會(JSPS)特别研究員 |
2006/11 |
2007/03 |
韓國科學院 |
研究教授 |
2005/4 |
2021/5 |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教授,楚天學者 |
2021/8 |
至今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
教授 |
主講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按時間倒序排列,限填五項) |
時間 |
課程名稱 |
學時 |
授課對象 |
2020第二學期 |
材料物理 |
48 |
材料專業 |
2020第一學期 |
磁電功能材料 |
32 |
全校學生/公識課 |
2020第一學期 |
憶阻器 |
16 |
全校學生/公識課 |
主持/參與的教研項目(按重要程度排序,限填五項) |
項目名稱 |
級别 |
時間 |
|
|
|
|
|
|
|
|
|
|
|
|
|
|
|
主持/參與的科研項目(按重要程度排序,限填五項)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2018YFE0111500,高性能熱電薄膜及其高效發電和制冷技術合作研究,393萬元,主持 |
國家級 |
2019/11-2022/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2174297,飛秒激光制備有序磁性納米顆粒複合熱電材料及熱電性能增強機理研究,61萬元,在研,主持 |
國家級 |
2022/01-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574243,基于雪崩電離的磁阻效應及其機理研究,69萬元,已結題,主持 |
國家級 |
2016/01-2019/12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高效熱電磁全固态能源轉換新材料與器件研究”項目(項目編号:2019YFA0704900,經費2704萬元),參與 |
國家級 |
2020/01-202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834012,熱電/磁卡複合制冷關鍵材料的熱-電-磁耦合物理新機制,372萬元,參與 |
國家級 |
2019/01-2023/12 |
|
|
|
代表性科研成果(按時間倒序排序,限填十項) |
核心期刊論文;著作(含專著、譯著和教材);獲獎;授權發明專利名稱 |
發表刊物、時間、頁碼、收率、他引情況;出版社及時間;發明專利授權時間及專利号 |
本文署名次序 |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GeTe-based composites incorporated with Fe nanoparticles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 38854-38864 |
通訊作者 |
Enhancement of thermoelectric cooling by hot-end electroluminescence,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22, 10, 9052-9061 |
通訊作者 |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of millimeter-sized GeTe faceted crystals |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22, 165, 110671 |
通訊作者 |
|
18-electron Half-Heusler Compound Ti0.75NiSb with Intrinsic Ti Vacancies as Promising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2, 10, 9655-9669 |
通訊作者 |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n-type polycrystalline SnSe via NdCl3 doping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2, 910, 164900 |
通訊作者 |
Peltier effect: From linear to nonlinear |
Acta Physica Sinica, 2021,70, 108402 |
通訊作者 |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and unsaturated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based on avalanche breakdown |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020, 32, 305701 |
通訊作者 |
Effect of nanocrystallization of magnetic amorphous ribbon on thermoelectr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2020, 535, 119990 |
通訊作者 |
Separating interface magnetoresistance from bulk magnetoresistance in silicon-based Schottky heterojunctions device |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9, 125(22): 224502 |
通訊作者 |
Superparamagneticenhancement of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
Nature, 2017, 549(7671): 247-251 |
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