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安紅萍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日 |
1973/09/20 |
民族 |
漢 |
|
最後學曆/學位 |
研究生/博士 |
最後學曆 畢業院校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
專業 |
材料加工工程 |
個人簡介 |
安紅萍(1973.09-),女,漢族,山西平遙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材料成型及控制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型鍛造理論及應用。 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及企業研發等項目,獲山西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山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發表科技論文20餘篇,申報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 |
主要研究方向 |
塑性成形理論及模拟技術、大型鍛造理論與新技術 |
入校時間 |
1997/07/01 |
專業技術職務 |
碩士研究生導師 |
職稱 定職時間 |
副教授 2007/07/01 |
主要學習和工作經曆 |
起始年月 |
截至年月 |
工作(學習)單位 |
職務 |
2017.07 |
2017.12 |
加拿大 渥太華大學 |
訪問學者 |
2007.07 |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
副教授 |
2002.09 |
2007.07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
講師 |
2008.09 |
2012.07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材料加工工程 |
博士 |
2001.09 |
2003.07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材料加工工程 |
碩士 |
1993.09 |
1997.07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 模具設計與制造 |
本科 |
教學成果(教學獎勵、教材、教學名師等)及人才稱号 |
剛塑性有限元原理及應用,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課程,排名第3,2010/10 塑性成形數值模拟,副主編,2015/11 |
國外學習經曆 |
學校 |
國家 |
起止時間 |
渥太華大學 |
加拿大 |
2017/07~2017/12 |
近三年參加 培訓經曆 |
培訓名稱 |
培訓方式 |
時間 |
金屬材料失效分析技術 |
現場學習 |
2016.11 |
近三年主講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按時間倒序排列,限填五項) |
時 間 |
課 程 名 稱 |
學 時 |
授課對象 |
2018/19學年第1學期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64 |
成型161403/04 |
2018/19學年第1學期 |
塑性加工力學 |
32 |
研2018 |
2017/18學年第2學期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 |
成型151403/04 |
2016/17學年第2學期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64 |
成型141403/04 |
2016/17學年第1學期 |
模具專業外語 |
32 |
成型141303/04 |
近三年主持/參與的教研項目(按重要程度排序,限填五項) |
項目名稱 |
級别 |
時間 |
以提升工程素質為導向的并行性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
省級 |
2014/01~2016/12 |
近三年指導的UIT項目或本科生競賽項目(按時間倒序排列,限填五項) |
項目名稱 |
級别 |
時間 |
注塑工藝參數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成型質量及性能的影響 |
校級 |
2016/04~2017/04 |
近三年主持/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按重要程度排序,限填五項)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起訖時間 |
課題經費 (萬元) |
複雜結構大鍛件精确成形成性一體化制造技術基礎研究 |
山西省科技廳 |
2016/01~201/12 |
35 |
近三年代表性科研成果(按時間倒序排列,限填五項) |
核心期刊論文;著作(含專著、譯著和教材);獲獎;授權發明專利名稱 |
發表刊物、時間、頁碼、收錄、他引情況;出版社及時間;獲獎等級及時間;發明專利授權時間及專利号 |
本人署名 次 序 |
一種高法蘭變壁厚的厚壁封頭整體鍛造技術 |
授權時間:2019.6.14 專利号:ZL201710812640.6 |
1 |
镦粗過程中鋼錠内夾雜分布對損傷演化的影響 |
塑性工程學報,2016,23(6):8-13 |
1 |
FCC晶體中孔洞的聚合行為研究 |
新浦京澳官网平台入口學報. 2016,37(3):212-216 |
1 |
微夾雜在熱壓縮過程中的變形及損傷行為 |
塑性工程學報.2014,21(3):132-136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